浅谈如何避免公交车内误伤乘客 | ||
|
||
近年来,公交车车内伤人事故较多,造成车内伤人无外乎以下几个主要原因:急刹车、起步太猛、急打方向和随意变道以及乘客的不安全行为。今天我们就如何避免车内伤人和大家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安全行车有所帮助。 急刹车在实际驾驶操作中完全杜绝不太可能,但可以通过防御性驾驶有效的避免或减少。急刹车都是外因造成的吗?不尽然,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身原因造成的,即使是突发外因导致,如果我们养成良好的防御驾驶习惯,也会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发现有些车长在减速停车时,没有提前减速、刹车“轻踩长磨”的习惯,而是不到跟前不刹车,一刹一点头,这就埋下了事故隐患,为造成车内伤人提供了条件。 起步太猛在实际操作中也很普遍,有些车长的起步提速甚至超过了小轿车,操作规程中明确规定,起步停车要平稳,起步过猛,一是会造成电量和燃料的损耗,瞬间强大的扭力会造成轮胎、传动轴万向节、差速器的非正常磨损,天长日久这些都会造成很大的损耗;二是导致车内伤人,车辆起步无非就是在路口红灯和站点停靠时,我们重点说一下站点停靠的起步,站点停靠,那一定是刚上完乘客,这时起步过猛就是最容易摔人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反问自己:我车内的乘客站稳扶好了吗?坐下了吗?我们考虑乘客的感受了吗?考虑会摔到人吗?这个是时候如果去追求所谓的“推背感”那可就太不明智了。 再有就是急打方向和随意变道,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是我们的宗旨也是操作规程的要求,可是有些车长在行驶过程中,随意便道,随意穿插,带有助力的方向机便于我们操作车辆,但有部分车长却没有利用好这个,信马由缰,庞大笨重的公交车能够在车流里宛若游龙来回穿梭,这些违规操作,不光会造成车内乘客不舒服甚至摔伤,还会因随意变道与其他车辆发生刮擦,由于车身长,转弯半径大,以后轮轴为轴心向后还有近三米的车身长度,加上车身宽,占用空间大,特别是在导向车道内,我们的车身和车道宽度几乎一样,如果这时方向打的过急角度过大,车尾就会撅到和你平行的车辆,但自己却不知道,类似事故的发生也屡见不鲜。 最后我们说一说乘客自身的原因,比如老年乘客行动迟缓、抓不住扶不牢、碰到熟人随意走动换座位,年轻人上车就看手机、小孩子随意跑动等等,那么这些问题怎么应对呢?我们车长除了加大宣传力度,还要注意观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重点关注这一部分人群,当我们车上存在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开车就要格外谨慎,不能不管不问我行我素,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平稳的开车,只要我们车辆行驶平稳,这些问题都可以避免,即使有些避免不了,造成的损失也会很小,不至于动则就骨折就头破血流! 海恩法则提出:“每一次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次事故未遂先兆以及1000次事故隐患。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得人的自身素质和责任心!”也就是说,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墨菲定律指出:“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当重复去做这件事时,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也就是说,只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么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的。”他告诉我们,要有风险意识,车辆行驶就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只要有,就一定会发生,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提高风险意识进而采取防御措施而避免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损失。 综合以上原因,总结得出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每位车长在开车过程中,不要过于强调客观因素,因为有些客观条件我们是改变不了的,我们要用熟练的驾驶技术和责任心去抵御这些无法改变的客观原因带来的不利因素,而且我们的企业无论是在现代化的车辆技术投入还是线路的科学规划,都在尽力减少和避免环境因素导致的事故隐患,可是归根结底,车长是车辆的操作者,我们的主观认知和主动防御意识决定了我们的安全成绩,我们每位车长在安全驾驶上用心了、付出了、投入了、防御了那么我们一定会收获平安!也就为我们平安公交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淄博市公共汽车公司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