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文稿解读|《关于印发<淄博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索引号: 11370300MB28562404/2025-5512456 文号: 无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1-24 发布机构: 淄博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文稿解读|《关于印发<淄博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5-01-24
  • 字号:
  • |
  • 打印
联系人:翟萌
联系电话:2950007

2025年市国资委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强化创新能力体系建设,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保障推动国有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淄博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为做好年度国资国企各项工作,市国资委将着重从6个方面推进落实21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全面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面

一是强化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落实。对标对表淄博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分工台账,全面如期完成国企改革任务。二是持续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研究制定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评估办法,修订企业公司章程范本,规范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三是规范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制定出台企业董事会工作规则,强化董事会功能建设,实现子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加强外部董事履职管理。

二、优化国有资本发展路径方面

        一是启动市国资委“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入落实国资国企“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统筹指导企业做好“十五五”战略发展规划编制。二是加快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动一级企业战略性重组,进一步压缩一级企业户数;大力推进专业化整合,集中资源打造特色产业板块;持续开展“两资”“两非”资产清理退出工作,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三是持续开展亏损企业治理。指导企业建立治亏长效机制,持续推动企业经营质效提升。

三、构建国有企业新型经营责任制方面

        一是规范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完善企业内部薪酬分配制度,推动建立薪酬分配穿透式监管体系,稳妥推进企业年金实施。二是优化机构设置和加强用工管理。优化企业岗位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化用工制度,合理控制用工总量和人工成本。三是提升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质效。推动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常态化、实效化,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开展国有企业管理岗位“揭榜挂帅”选配工作,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

四、着力推动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方面

一是持续推进财务管理数智化转型。制定司库建设评价细则,开展司库体系建设评价,加快推进企业司库体系建设;加强预算引领,指导企业科学确定年度预算目标,定期召开财务运营分析会;提升财务决算管理,完善决算审核机制。二是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鼓励支持重点企业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及优秀科研团队,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综合性研发平台。三是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强化与中央、省属企业的交流合作,与省国资委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畅通市直有关部门联络交流。

五、防范化解国有企业经营风险方面

一是加强投资管理。制定年度投资计划、投资分类监管清单、投资项目后评价等配套措施;健全企业董事会战略投资委员会或指导新设立投资决策委员会;开展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二是管控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实施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管控,遏制投资冲动;加大穿透式监管力度,对高风险子企业提级管控;强化监测预警,定期开展风险摸排。三是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加强重要时间节点的网络安全防护,防止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四是守牢国企发展“一排底线”。持续做好风险排查、隐患整治、监测预警、应急处突等工作;配合行业主管部门督促企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化信访法治化建设,落实信访投诉办理主体责任;提升合规运行效能,推动合规纵深管控。

六、提升国资监管服务效能方面

一是建强国资监管服务体系。动态调整完善国资监管权责清单和授权放权清单,科学界定权责边界;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提升国资监管效能。二是深入推进法治国资建设。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国资国企普法宣传教育。三是建设模范数字机关。加强政务数据共享,完善数据资源目录管理;强化监管信息系统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四是强化政务公开。制定2025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强化重点工作信息公开力度;健全信息发布清单化管理工作机制,完善信息编写、审核、发布工作流程;多元化、多角度开展政策解读工作,提升国资政策知晓度。五是促进机关高效运行。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规范财务支出,注重绩效评价;加强重点任务督查督办,提升公文运行质效。